点击上方蓝字“永康发布”一起玩耍
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靓丽整洁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融汇成永城的文明“底色”,彰显出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的成果,印证着百万新老永康人的美丽梦想和幸福追求。
自年新一轮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举全市之力、下非常之功,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的理念,把创建省示范文明城市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工程来抓,推动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全市上下群策群力、担当实干,迈开追求城市外在美与内在美有机融合的铿锵步伐,以润物细无声的文明情怀改变着一座城。
高位推动,激发创建合力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我市从组织领导、目标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入手,推动在全市上下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确保创建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对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并抽调精干人员充实到市创建办,实行实体化运作,负责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协调、业务指导等工作。深入实施市领导“创建项目”包干制度,完善7个专项工作组,由市四套班子领导任组长,每人包干负责一个测评项目,确保每一件事都有人抓、每一个项目都有人管、每一个指标都有人落实。
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制定出台《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操作手册责任分工》《浙江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现场点位月度考核办法》等系列配套文件和制度,高规格召开省示范文明城市创建誓师大会,把测评指标逐项逐条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到职能部门和镇(街道、区),确保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任务。同时,对创建工作实行单列考核,督促激励各单位扎实推进创建工作。
健全常态督查机制。建立创建四级督查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周一督查,市四套班子领导半月一督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每月开展主题督查,创建办每日一督查,通过高频率的明察暗访,督促各单位抓好工作落实。对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报和创建交办书,督促责任部门即时整改。
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实施社区创建市领导联系助力制、部门分块负责制、干部分片包干制,通过党员活动日、全民清洁日、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方式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在全市部署治堵保畅、集贸市场整治、城中村城郊接合部美化等15项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氛围营造、文明交通、公益广告等7个专项提升行动。按照“一路一网格”目标建立“网格长制”,将城内大街小巷逐一落实责任单位,开展日常督查。
提升品质,筑牢文明之本文明城市创建,离不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我市将文明创建与城市发展相结合,把创建为民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优化拓展城市空间。打通龙川东路、南苑西路、松石西路、紫微北路延伸等断头路,加大城区慢行系统和易堵路口改造力度,不断优化城区道路交通。完善城区主次干道路网体系、立面改造、公交站点、无障碍设施等的提质改造,推进三江六岸景观提升工程、城中村改造和城区绿道、未来社区、南溪湾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品质。完成农贸市场提升改造11家,创建省放心农贸市场13家,获评全省放心农贸市场建设工作成绩突出县(市、区)。创新推行“互联网+”餐饮安全监管模式,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和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全市所有星级旅游宾馆饭店、大中型酒店、机关事业单位食堂实现公筷公勺配备率%。建成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等“五大中心”医院,养老保险、基本医保参保率分别达94.4%、99.8%。
大力改善市容市貌。实施新一轮“”碧水蓝天工程,开展美丽永康环保十大行动,花川垃圾填埋场扩容工程投入使用,垃圾焚烧发电厂、餐厨垃圾无害化中心处置能力大幅提升。在垃圾分类、“无废城市”建设上掀起“绿色革命”,农村垃圾分类“端头模式”引来新华社、央视等国家级媒体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