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汉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仁”是儒家道德思想体系的核心,尽管历代文人学者对儒家学说中的“仁”有许多的论说,但对传统中国乡村的百姓而言,“仁”代表了一种自然的情感基础、道德原则、管治规范。可以说,是这样对儒家伦理的朴素理解造就了我们乡村社会的生活样式。
今年4月,我们应永康市花街镇政府之邀,为花街镇尚仁村的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进行旅游设计。
尚仁村位于金华市永康市花街镇南部,距永康市区约8公里,村始建于明正统三年(戊年,),由一潘姓和一方姓先辈在此结草为舍,并以“高尚”、“仁义”的含义取名为“尚仁村”。
尚仁村鸟瞰图
我们团队在尚仁村考察
通过前期的考察和调研,我们认为,尚仁村的“仁”字正是它的文化源点,我们可以以此为起点,构建尊崇儒家传统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精品村。
中国人传统上一直重视居住场所对人的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因此在创造融于自然、宜于居家的生活环境的同时,极为重视环境精神的构建,以强烈的精神情感及文化陶冶修身育人。
中国传统的“仁”字,包含了情感、道德、秩序,生活方式、待人接物、村落治理等方面的取向和规范,在以“仁”为主题定位之下,我们的设计为尚仁村的传统文化活化和复兴提供了空间上的物质基础,为尚仁村营造出富有情感皈依和精神追求的社区环境和鲜明独特的旅游地文化形象。
设计方案出来后,与通常我们经历的项目方汇报会不同的是,尚仁村的汇报会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专家领导,而是村民代表大会。
向村民代表大会汇报现场
向村民代表大会汇报现场
向村民代表大会汇报现场
村民代表们在听方案汇报
村民代表们在听方案汇报
这次村民代表大会让我们想起每年中央一号文件一直在强调的乡村治理中开展村民自治实践的指示精神。对我们来说,这真是一次难得的村民自治实践的体验。
5月30日晚上,我们项目组趁着夜色向全村代表汇报提案,这次在村民大会上我们团队提出:秉着晚辈的态度崇敬“尚、仁”文化,开展大量调研;坚持专业的设计强化文化传承、植入现代休闲、改变脏乱差环境;抱着共同的期许,要使尚仁村成为永康乡村旅游的示范点、“旅游富民”的示范村、“复兴传统文化”的试验区。
会后,村民代表们都认真地在意见表中填写自己的意见,并投下自己的一票。
尚仁村独特的历史和地理环境,养育了许多富有进取心的人物,带来村庄的不断拓展和繁荣,并积累形成了村民自我管理、参与共建的习俗,这正也是传统价值观“仁”在乡村聚落环境建设上的一种体现。
尚仁村历史名人潘国诏文化馆前广场设计效果图
项目总平图
景观分区图
村入口设计以进入一个“人家”来进行构思,将整个尚仁村归结为一个整体的人家,入口牌坊为进入人家的一个大门,入口的公园是可以看美景的窗户,以“家”的空间营造家人同居同乐的传统情感空间,以窗子中尚仁村的“仁”、“义”、“礼”、“智”、“信”元素和入口牌坊一起组成具有尚仁村传统文化精神感召力的“寓教于景”的景观。
村入口广场,满足游客集散和村民们活动的需求,广场上设计一个特色鲜明的村入口标识。
此村入口标识计融合和尚仁村传统建筑和老砖瓦老石头的元素,以锈钢板勾勒出老建筑外轮廓,内部采用瓦片、青砖、原木、青石板、红砖等元素进行填充,前面配有水景。形成具有尚仁村建筑特色的、富有家园人伦亲情气息的入口景墙。
其中一个景墙配有流水的水景元素,一个景墙配有用石臼点缀的水景小品。入口标识前面放置一些鸽子、小猫和鸭子等生活趣味的小品,让整个景观更加的灵动性。底部用卵石模拟阴影进行铺装。
在传统的村落环境中,常常会巧用自然景观或设置人造景观以营造文化理想的意象,以生动的环境意趣,激发人的美好的遐想。给人以潜移默化的文化感染,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我们也以此为指导,在尚仁村街边和各节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景观小品,提升环境意趣,加强村落的文化感染力。
植入现代休闲业态,提升精品村的市场活力,形成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们团队本项目的设计获得了项目方领导和村民代表们的高度好评,现即将进入建设施工阶段。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