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是工业大市,民营经济十分活跃,二产比重居全省前列。近年来,受宏观经济放缓、企业转型升级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大调研活动中,永康市始终坚持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开展助企强企主题服务活动,全面问政、问需、问计于广大企业,制定出台《关于深入开展“中国制造”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全面振兴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明确振兴实体经济的条政策举措。1-6月份,永康市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5.0%,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15.8%,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聚焦“实体+平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坚持大平台带动大发展的理念,推动区域产业集聚化、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发展。突出打造“一区两园”核心工业平台,成功引进永车轨道交通、鉴丰电子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发展壮大五金专业市场,巩固线下“中国五金之都”优势,建成“智慧五金城”“尚五金”“五金优选”等多个网络平台,助力五金走向世界;做强做大总部中心高端商业平台,入驻企业(企业总部)家,实现税收4.5亿元;搭建金融服务平台,“转贷通”累计发放笔,转贷金额.64亿元,帮助企业减轻融资成本5亿元。
聚焦“实体+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积极落实“振兴实体经济条”,切实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大力引导“机器换人”,分行业打造10家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智能化无人工厂(车间),累计实施技改项目项;助力“互联网+”融合发展,成立金华市首个企业信息化促进会,启动行业云平台及大数据中心建设,推动企业“上云”家,入驻京东平台家,入驻“中国质造”平台81家;掀起股改上市热潮,完成股份制改造61家,列入上市后备名单25家,省“隐形冠军”培育名单7家,“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家;打出降本减负组合拳,累计为29.22万户次小微企业减免增值税、所得税等税费4.09亿元,减轻企业社保支出万元。
聚焦“实体+整治”,限制低端产业发展
坚持“两山”理论,强力整治“低散乱危”,加快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扎实推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锅炉淘汰、禁燃区划分等问题整改已经完成,五金涂装企业整治等问题整改有序推进;落实“亩均论英雄”改革,年度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达万;推进“四无”企业集中整治,以雷霆手段破解生产安全、环境污染等突出问题;加大“三改一拆”力度,全面完成金华市下达的年度拆违工作目标;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累计整治提升“低散乱危”问题企业(作坊)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0家以上,处置“僵尸企业”25宗,盘活工业用地亩。
聚焦“实体+服务”,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持续优化涉企服务,激发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着力深化服务前台及后台流程优化、信息共享、力量整合、基层代办点等改革,“最多跑一次”标准事项覆盖率达94%;强化技术智力支持,引进“国千”专家4名,成功举办第12届“五金杯”中国五金产品工业设计大赛、第5届中国(永康)五金工业设计展、苏州科技架桥活动。组织智能制造专家组开展“一对一”巡回问诊,服务行业龙头企业14家;大力发展小微企业金融,新增拓展小微企业户,发放贷款25.26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总额的比例同比提高4.47个百分点。
调研感悟:永康作为金华的“工业母鸡”,始终坚持“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体经济的发展必然有高潮、有低谷。在面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困境,永康果断出台“振兴实体经济条”,直击发展痛点,为工业经济保驾护航。上半年宏观经济稍有回暖,经济增速就创出了年以来的新高,再次证明了永康工业的雄厚基础。强大的民间资本、积极的创业精神、担当的永康铁军正是永康工业核心竞争力所在,而这,一直没变。
(作者:永康市大调研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