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康大陈村
“吃”生态旅游饭
到大陈村,镇里的叶副书记神秘地向参观的人介绍,村里有个“第5空间”,但具体是什么空间,他不肯说,只是神秘地笑着带着去看看。
在路口观“第5空间”,仿佛一座小型古民宅。进到里面,耳畔传来悦耳音乐,脚下小桥流水游鱼,古朴的椅子搭配着精美的瓷器以及雅致的菖蒲。渴了、饿了可以选择自动贩售机购买,累了、闲了可以上网或者挑选橱窗内的书本翻阅。
这座古色古香,电视、空调、wifi、自动贩售机、图书阅览室一应俱全的小四合院,居然是大陈村的公厕!
在“第5空间”里,厕标用脸谱图案的挂帘,其内设母婴室专供“妈妈”使用,设第三卫生间专供残疾人使用,人性化几乎达到极致。
大陈村党支部书记陈建伟介绍说,村里建设这样的公厕,一是为景区创建的配套需要,另外也是为了提升全村的品位。公厕建成后成了当地网红,一时间,“去大陈看厕所”刷爆朋友圈。
大陈村,位处浙江永康市前仓镇。4年前,大陈村集体收入只有几万元,村民收入相对不高。村两委决定发展民宿旅游打造大陈“慢生活”时,大部分村民怕冒风险,犹豫观望。
年换届后,新一届村干部带领村里部分党员先闯先试,推动建成了第一批7家民宿。村支书陈建伟会同村委会主任与村监委会主任3个人,组成考察小分队,经常奔波在省内外,跑了杭州、德清、安吉、桐庐与江苏、陕西等省内外先进地区。
通过外出学习、上网浏览,四处“偷师学艺”,大陈村民宿有了自己的风格:烟灰缸,把毛竹带节的一段锯下来就成了;灯罩,买几个斗笠代替;电视机台,几块樟树锯板,既朴素又有新意;护墙板,用印染花布代替……
除了民宿,村里那些有意思的小景点,也是陈建伟带着村干部设计的。荆州溪上的10座小桥,每座的护栏都做了装饰,柴火、粗麻绳、磨盘、废轮胎,这些农村常见的“废物”,在这里被赋予了灵性,成为游客镜头中的美景。
“村集体没钱,当干部自然要多花点心思。”陈建伟说,村里的事情太多了,走路、吃饭、睡觉都想着村里的事,原先他还经营着一个托运站,自从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后,每天忙得顾不上,只得交给妻子打理,成了村里的“全职干部”。村民给他一个绰号“快支书”。大陈“慢生活”,或许就缘自“快支书”明快而热烈的干事热情。
一次次无私奉献与攻坚克难,村两委的威信在村民中牢固树立。现在,村两委与村民拧成一股绳,合力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努力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以民宿建设为突破口,大陈村强力发展乡村旅游,共引进了一个有18年宾馆运营经验的投资商,打造了名噪一时的猪栏咖啡和精品民宿——铜院里。
今年国庆长假,来大陈的游客就突破了10万人次。如今,年旅游人次达40多万,已有80%以上农户从事民宿旅游及相关产业。由民宿旅游带动的住宿、餐饮、种植、养殖、休闲养生、商务会议接待等多种业态经营总收入达多万元;年全村集体年收入95多万元,增长了10多倍。大陈的“慢生活”,就这样延展开来……
编辑点评:
大陈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到一个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其蝶变的过程正是践行“两山”理念的最好佐证。传统乡村要实现“突围逆袭”,必须抛弃“唯资源论”“穿新鞋走老路”等观念,因地制宜设置发展路径,“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优”。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挖掘和培育优势资源,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以点带面,推进相关产业振兴发展。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