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永康特产
永康医院
永康新闻
永康生活
永康房产
永康美景

斯人已逝,一念千年散谈台州民间胡公信仰

天台县白鹤镇天宫自然村八月十三胡公寿诞庙会。

鞠贵芹文/摄

9月11日,天台县白鹤镇天宫自然村胡公殿聚集了多名信众。在戏班子的热闹演出中,人们或坐在院子里的条凳上,或坐在胡公殿大殿里,慢慢摇着扇子,静静看戏。

村民告诉我们,庙会坚持27年了。在更早的时候,村里有钱时,村里出钱去请戏班子。有时候村里没钱,胡公自己去请戏班子。若是胡公请戏,村民并不知情,戏班子来时,大家都觉得诧异:我们没请戏啊!戏班子领头人说,是你们村的人请的,就是那个红黑脸膛的老头子。村民一听,明白了,原来请戏的是胡公啊!

庙会,是人们纪念胡公的一种方式。每年农历八月十一至十三,天台县街头方山胡公庙,都有规模不小的庙会,天台、磐安、东阳、仙居等地信众都会前来朝拜、祈福。八月十三胡公寿诞,演出通宵达旦。

仙居县朱溪镇“小方岩”悬空寺,祭祀的也是胡公大帝。每到八月初十,周边的善男信女就自发来到寺里,进行拜祭并准备食材器物,迎接八月十三到来大批信众。无论是庙会,还是祈福,都是民间对胡公的一种祭祀和感念。

胡公,民间称胡相公、胡公大帝,是金、衢、严、台等地民间信仰的地方性神祇,在浙东地区影响尤深。作为浙东城市,台州也参与了胡公信仰圈的构建,并至今仍保留着某些信仰习俗,不仅为民间信仰的研究提供了鲜活样本,也丰富了地域文化。

说起胡公,最直接的感触,恐怕是台州各地的胡公庙(殿)了。即便是无意间浏览一些旅游信息,你也会在介绍仙居皤滩的文字里,偶遇“胡公殿”。如果有意识地找寻,胡公庙总会在或隐或显的地方被找到,就像它专门在那等你一样。这一等,便是千年。

胡公大帝信仰是从历史人物演变而来。胡公,名叫胡则(-),北宋前期婺州(明清金华府)永康县胡库村人。历史上,他是一位有才干的官员。在后世民间,他是一位有巨大影响力的神。

胡则年考中进士,是宋代婺州第一个进士。他曾在睦州、温州、信州、福州、杭州、池州等地任地方官,“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节”,政绩斐然。

胡则一生,为官长达47年,官至兵部侍郎,是永康建县以来官位最高的人物。《宋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五十八称胡则“果敢有才气”。范仲淹为其作墓志铭,称赞他“进以功,退以寿,义可书,石不朽,百年之为兮千载后”。

毛泽东说过:胡公大帝不是神,不是佛,而是人。诚然,作为“人”的胡则,具备多种赢得赞誉的条件:读书致仕,为读书人之标杆;为官有为,为朝廷和民间认可。这些条件,让胡则有了成为“神”的可能。

需要强调的是,胡则由人而变为神,起关键作用的是他奏免婺衢两州身丁钱,也就是让朝廷免去了这两州的人头税。这是胡则家乡率先为其建祠修庙的直接支撑,也是胡则由人而成为神的心理认同基础。

此后,胡则逐渐被神化,各种灵异现象不断出现。宣和年间,“盗起清溪,保险方岩,弄兵逾月,王师不能下”,此时“首恶夜梦神人饮马于岩之池,是池盗实怙之以济朝夕,平明往视,已涸矣,其徒骇乱”。类似灵异事件,不一而足。到年,胡则已是“若水若旱,若疫若疠,有求无不应,有祷无不答”的万能神。

后来,胡公成为民间信奉、朝廷认可的神祇。他任职过的严州、杭州等地,奉他为神。而在胡则家乡,以永康为信仰核心区域,形成延伸及衢、处、台等覆盖浙江多地的信仰圈。在这个信仰圈中,台州并不是中心,而是受辐射地区。即便如此,台州的胡公信仰仍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民间信仰,以实用为根本追求。胡公屡显神迹,有求必应,这是胡公信仰在台州地区得以扎根散播的核心。从形而上的角度来看,胡公信仰能为平民百姓提供一种心灵慰藉,起到了宗教的作用。

至于胡公信仰如何传到台州,难见确切史料。从理论上推断,台州与永康地缘相近,古道相连,贩夫商贾往来,容易促成信息的沟通。加上灵异事件的增多,颇易口口相传,无意间扩大了胡公信仰在台州地区的传播。

黄岩方山寺

与地缘影响相补充的民间记述,包括台州本地人同胡则本人的“友谊说”,胡公娘娘为仙居皤滩人的“亲眷说”,将胡视为祖先的“祖先说”,以及胡公曾在天台天宫庙断案的“为政说”。

天台街头湖崷季氏家谱记载:胡则为官清廉、有政绩,与同朝为官的季氏始祖吏部侍郎季孟宾互相倾慕,二人结为挚友,退休后同游天台方山,胡感叹方山美景,表示死后愿葬身于此。胡则死后,季氏祖先嘱咐晚辈,要为胡塑像立庙于方山之巅。《方山胡公庙简史》记载:南宋咸淳二年(),季氏第八世孙季斯可独资建胡公庙;康熙二年季氏二十四世孙重修。天台街头镇方山胡公庙,当是台州有确切记载(民间记载)的最早的胡公庙。

街头方山胡公庙胡公寿诞景象

在仙居,还有胡公夫人陈思兰为皤滩古街人的传说。这个传说,目前没有明确资料印证。我们在仙居皤滩进行实地考察时,也曾联系当地陈姓族人,力图从宗谱中寻找蛛丝马迹,无果。如果民间传说属实,那么那位“胡公夫人”有可能不是正妻吗?

黄岩高桥街道高桥头村,有这样的传说:清嘉庆年间,有乌龙来到黄岩南部永丰河住下,后河水变黑,周围植物枯死,百姓常常生病。恐惧的人们去委羽山请教道医胡真人,得知那条黑龙是龙王私生子,法力无边。后胡真人设法斩断龙牙,收伏黑龙,帮村民除了一害。胡真人为民除害后升上云端,变为帝王模样,并告诉村民“孤家乃尔等祖先胡则是也!”村民自此以胡则后人自居,并建灵福庙祭祀他。

天台县天宫村至今仍流传关于胡公的传说,那就是胡公曾在天宫寺断过案。当时,没有案桌,胡公就拿一块大石板当案。如今,那块大石板还保存在天宫寺的院子里呢。胡公殿就是在天宫寺原先的佛堂里建起来的。

以“友谊说”为代表的种种民间记述,不管是附会也好,还是确有其事也好,都把胡公与台州本地联系了起来。其最直接的效用,当是拉近了胡公与人们的心理距离。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台州以特有的方式,参与了胡公崇拜的建构。正因如此,胡公崇拜才能深深植根台州大地,历经七八百年延续至今。

台州地区的胡公崇拜,推测始于宋代,盛于明清,延至民国。成书于清光绪年间的《台州府志》卷五十四记载:胡公庙,俗名方山寺。在县西南永宁山上,祀宋永康胡则。康熙己巳重建,乾隆辛卯重修,咸丰辛酉寇毁,同治初重建。这是对黄岩胡公庙的记载。

对于仙居胡公庙情况,《台州府志》卷五十五也有记载:胡公庙,在县西四十里皤滩镇,祀宋侍郎永康胡则,各乡皆有庙祀,不能尽志。“不能尽志”,说明当时胡公庙之多,胡公崇拜之盛行。

目前,全市九县(市、区)除玉环外,其他均存胡公庙。现存者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复建,以“胡公庙”“胡公殿”命名者占一部分,还有一些庙宇是多神共祀。可以判断,以“胡公庙(殿)”为名的寺庙,胡公为主祀神。不以“胡公”命名的庙,往往主祀神不是胡公。如温岭大溪的鲍一元帅庙,主祀鲍一元帅,胡公是从祀。

一个现实问题是,胡公庙正逐步沉寂或减少。椒江区葭沚街道方桥村,至今仍存胡公庙,村民说至少有两百年了。实地探访发现,该庙位于虎头山上,上山需半小时,因山下建有别的寺庙,一般很少人上山拜祭胡公了。曾经盛极一时的胡公寿诞庙会,十多年前也因村戏班子散伙而停止。

今年7月,温岭大溪方山景区的胡公殿被大雨冲毁基础,后庙宇裂缝,为安全起见,只好拆毁。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实在可惜。胡公殿管理员陈本美,对胡则政绩多有了解,特别是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事迹,让他感念不已。

大溪方山毁坏后的胡公殿

而从信众上来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目前信众以老人为主。可以预见,未来十几年里,胡公信仰群体会有明显缩减。

毛泽东评胡则:“(他)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所以香火长盛不衰。我们共产党的干部也要多做好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嘛。”人能留给世界的,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精神,但后者更能留存久远。

今天我们说起胡则,已是隔了久远时空。斯人已逝,但民间感念千年。

仙居皤滩胡公殿内石碑

文化大观编辑丨包建永

投稿邮箱丨tzrbwh

.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kangzx.com/ykmj/2500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