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涌入永康这片热土。春节,作为中国人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同样吸引着工作或是生活在永康的外籍人士,下面就跟我们去看看来自意大利的友人John是如何在中国过春节的。
约翰(John)今年已经31岁,来自意大利布雷西亚,在永康生活已经9年了,如今,他在我市经营着一家意大利餐厅和一间红酒店。春节期间,餐厅的生意比平时冷清了不少,但是约翰(John)的餐厅并没有暂停营业,他还是和往常一样每天下午都要到店里看看,招呼客人。
约翰(John)说:“以前是来永康开工厂,做咖啡壶,然后做了一年半,09年想想可以开餐厅。开餐厅是玩的,不是做生意,后面变成了生意。”
据约翰(John)讲述,在意大利也有春节,定在每年12月的31日,朋友聚在一起玩,非常热闹。中国人的春节就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年夜饭,更像是一场大聚餐。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永康实施“双禁”,烟花炮竹没有了,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约翰(John)说:“从07年到现在改变很多,越来越好,越来越干净,很多人会说英文,年轻人也会说英文。”
秦杰(Jenny)是约翰(John)的女朋友,重庆人,在深圳长大,5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永康与约翰(John)相识,通过几个月的交往,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并在永康扎下了根。下午,他们准备邀请几个中国朋友一起到家里聚餐,共度春节。为此,秦杰特地来到超市,准备晚饭的食材。
秦杰(Jenny)说:“春节的话,不管是意大利的春节还是中国的春节我们都是比较注重的。因为我过春节的时候,爸爸妈妈包括John他会分一个红包给我,因为这个是中国的习俗。早上一起来,他会说新年快乐。包括妈妈现在在意大利也会发信息。”
晚上7点,约翰(John)从餐厅回到家,开始准备意大利面。
这个是面条,罗马的面条。这个面的名字叫卡布纳纳。
约翰(John)告诉记者,意大利面的制作过程其实并不复杂,只是正宗意大利菜的食材的要求比较高。他们的奶酪、培根、通心粉都是从国外带回来的,而且盐也很讲究,最好是用海盐。俗话说,入乡随俗,虽然国内外的饮食文化存在差异,但是在永康多年,约翰(John)也渐渐喜欢上了中国菜。
约翰(John):中国菜刚来的时候不会吃,现在辣的都会吃,什么都可以。中国菜比我们意大利菜多,因为中国历史比较长,好多,广东,江西那些。
经过两人一番精心的准备,一桌中西结合的年夜饭总算是大功告成。几位中国朋友也对约翰(John)的手艺赞不绝口。这场四五个人的小聚持续了好几个小时。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能够和一桌朋友们一起吃海鲜、品红酒,侃大山(聊天),互相致以中国式的春节问候,约翰(John)觉得这样的生活很充实。
新年快乐,干了!
约翰(John)说:“明年打算是可能是,开新的酒店在武义,餐厅开分店,带一点意大利文化,不是那么早吃饭,跟朋友吃一点小吃,喝点酒,聊聊天。”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