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巷道、青砖篱笆、荷兰风车……走进前仓镇大陈村,一个个赏心悦目场景,让人仿佛置身在“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画卷中。正是这样的美丽乡景,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大陈村就迎来了多位上海游客,美丽乡村的蜕变让村民们名利双收。
山水大陈,美丽乡村,近年来,大陈村在打造美丽乡村进程中可谓是风生水起,尤其是今年新生的民宿旅游,更是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强劲动力。
大陈村是一个有着0多年历史的老村,乡村古朴优美,村落依山傍水,自然条件优越,是我市首个试水发展民宿经济的村庄,首批打造的民宿共有7家,原野田居客栈便是其中的一家,14日上午,当我们记者到来时,应仙绸家的客人都已经外出游玩去了,她则忙活着为今天入住的客人们准备午餐。
村民应仙绸说:“准备了自己家养的鸡,还有附近池塘里抓来的鱼,还有豆腐也是自己家做的,青菜、毛芋、毛芋干。”
采访中应仙绸告诉我们,今年他们家共装修了8个房间,可容纳16位游客居住,因为今天恰逢周末,所以房间又都全部住满。一提起民俗旅游为家庭带来的变化,应仙绸的脸上是挂满了喜悦。
村民应仙绸:“没办民宿之前就是种点毛芋,收入一年也有5、6万,现在,一个月增加了1万5左右,像十月份那个月2万多,比以前的收入多很多了,我们觉得也都挺安心的,在家门口也能够赚钱。”
据了解,像应仙绸家一样,村里的其他民宿家庭,每个月的收入都会有上万元的进账,有的生意好的甚至能达到2、3万。大家说,这一切都是得益于村干部们的远见和实干。
从去年开始,大陈村村两委就开始认真思考如何靠山吃山,开发生态游,通过不断的外出学习考察,今年5月份,村庄的第一批旅游民宿正式开门营业,为了能让村庄的民宿走的长远,运营之初,村里就专门制定了统一的运营管理办法,即统一标准,统一办证,统一收费,统一管理。
大陈村党支部书记陈建伟说:“像今天上海过来多人,我们就按照一号二号三号...七号安排。不管是民宿家庭他们能力很强,或者是能力不好的,都是一样的,避免恶性竞争。”
据村里初步统计,从5月份到目前,村里接待游客量已达十五六万人次,首批7户民宿家庭在短短的5个多月时间里增收近80万元,借助民宿旅游的开发,不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大陈村的村容村貌有了很大变化,前不久,大陈村还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的称号,成为今年金华地区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村庄。
趁着民宿旅游热的东风,接下去,村里还将进一步创建十里葡萄长廊、百亩湿地、千亩花果基地等项目,全面打造一个集休闲、观光、旅游、餐饮、民宿一条龙服务的旅游特色村,不断丰富村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大陈村村委会主任陈泽胜告诉记者,刚好今年五中全会也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所以接下去他们村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努力打造民宿旅游的升级版,从而进一步壮大我们的集体经济,也让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