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永康特产
永康医院
永康新闻
永康生活
永康房产
永康美景

新加坡东部及东北部惊现15个感染群专家

北京著名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新加坡过去四周上传至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的病毒基因组序列中,有超过91%是B系的变种毒株,比率为全球第二高。

根据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的数据,新加坡至今共上传组B系的变种病毒基因组序列。其中,在过去四周就上传了51组B系毒株的基因组序列,占本地同一时期内上传所有基因组序列的91%。

新加坡过去四周上传至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的病毒基因组序列中,有超过91%是B系的变种毒株,比率为全球第二高。受访专家认为,这显示本地近日相对大规模的本土病毒传播,主要通过几起境外输入病例引发,这项数据有助于公共卫生机构更好地应对病毒传播。

根据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lobalInitiativeonSharingAllInfluenzaData,简称GISAID)的数据,新加坡至今一共上传组B系的变种病毒基因组序列。其中,在过去四周就上传了51组B系毒株的基因组序列,占本地同一时期内上传所有基因组序列的91%,仅次于伊朗的%。在数量方面,新加坡上传的B系毒株基因组序列,则排全球第五。

除了B系,新加坡也一共上传组B系变种毒株,其中一组在过去四周内上传。B系病毒株方面则共有75组,其中三组是过去四周内上传。另外,新加坡也一共上传六组P1、四组B和B,以及五组B变种毒株,我国过去四周没有上传属于这三种病毒株的新序列。

亚太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学学会会长淡马亚教授受访时说:“新加坡上传的病毒基因组序列显示,这里过去四周的情况与英国和澳大利亚相似,也就是病毒从少数途径传入本地并出现较多的本土传播。这跟美国和德国有较多的输入型病毒不同,这样的数据有助公共卫生部门制定更合适的应对措施。”

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研究)古阿烈副教授则指出,由于每个国家上传的数据完整性不同,对比实际上传序列数量的意义不大。不过,每个国家上传的基因组序列中不同变种毒株的比率,倒是具有参考价值。

毒株基因组序列比率反映各国冠病疫情演变

“数据显示英国和印度的德尔塔(Delta,即B2毒株)变种毒株的占比相似,而新加坡上传的德尔塔变种毒株比率则是全球第二,显示这个变种毒株已经取代了本地之前看到的毒株,也反映出它的传播力更强。”

淡马亚教授也指出,毒株基因组序列的比率也能更好地反映各国冠病疫情演变的性质。其中,过去几周英国上传B变种毒株的基因组序列比率不断减少,B毒株基因组序列比率则正在增加。

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病原基因资料数据库,是在全球暴发禽流感后于年成立,至今已经累积超过万组冠病毒株的基因组序列。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及旗下生物资讯研究院是数据库重要合作方之一。

淡马亚说:“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的数据由各国受认证的合格实验室上传,让研究人员共享资料,任何虚假的数据也能被用户快速辨识出来并提出质疑。与其他数据一样,富裕国家有更多资源完成更多排序并上传更多资料。不过,数据库也意识到这一点,并已为中低收入国家的科学家提供培训。”

东部及东北部现15感染群专家:或因人口密集

我国东部和东北部出现15个感染群,占比高达31.9%,受访专家认为或是居住人口密集的缘故。

截至昨午12时,本地累计47个活跃感染群,其中至少14个感染群为住家感染群,最早感染者多为家庭主妇或退休人士,不过,除了各别需要进行特别检测行动的组屋以外,卫生部并未进一步透露他们的居住位置。

媒体根据已知感染群暴发位置进行整理,发现47个感染群中,有15个感染群集中发生在东部和东北部。

其中,东部有八个感染群,多数在工作场所发生,包括樟宜机场感染群。

另外,东北部则有七个感染群,多数为住家感染群,包括后港8道第座,以及最新报道的苏芒径第A座。

对此,新加坡国立大学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研究)古阿烈(AlexCook)副教授接受《新明日报》访问时说,生活在东部和东北部的人口较多,因此会在这些地方看到更多感染群,这与这些区域有更多心脏病发或骨痛热症感染群,是相同道理。

亚太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学学会会长淡马亚教授受访时也认同,这可能与该区域居住人口较为密集有关系。

另外,他补充提出另一种可能性,即东北部的年轻人居多,他们或都还没接种冠病疫苗。

不过,淡马亚也认为,感染群形成有一定的偶然性,好比去年西部也因为暴发裕廊Safra私人晚宴感染群而出现更多感染群。

东部8感染群分别是以下几个地点:IVICLogistics公司和麦当劳勿洛蓄水池分店送货员白沙坊(43岁缅甸籍女佣)樟宜商业园清洁工樟宜监狱樟宜机场第三搭客大厦感染群百汇中心(ParkwayCentre)的补习中心LearningPointWOKHEY(白沙坊)如切路的InvadeIndustry私人有限公司

东北部7感染群

后港51街的豪阁林购物廊必胜客分店送餐员

后港罗弄纳比利的MINDSville

Napiri智障人士之家

位于安谷路第座的职总富食客(NTUCFoodfare)

后港8道第座组屋

哥打正宗肉骨茶餐馆的实龙岗花园分店

实龙岗北4道的Patec私人有限公司

榜鹅苏芒径(SumangWalk)的第A座组屋

变种病毒是病毒传播过程中的自然演化,甚至是病毒自我复制时的错体,“错有错着”成了更有传染力的“新品种”。只有避免病毒大规模传播,才能避免病毒持续演变。

杜克—国大医学院新发传染病重点研究项目代主任加文·史密斯(GavinSmith)教授解释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形容,不同的病毒株就像是同一种动物的不同品种,例如不同的宠物狗虽然都是犬类,但他们的特征和行为却有所不同。

他说:“病毒在感染病患并加以复制时基因排序出现错误,产生了变种,大多数变种不会影响病毒的行为,但一些变种可能让病毒更具传染力。单看病毒基因排列的变化无法窥测变种的后果,通常得在实验室,更仔细分析才有头绪。”

世界卫生组织(WHO)5月中将最早在印度出现的冠状病毒毒株B的分支——B2列为全球“须关切变种”(variantofconcern),并在5月底以Delta称呼它。

除了Delta,最早出现在英国的Alpha(B1)、南非的Beta(B)和巴西的Gamma(P1)也都是须关切变种。

须关切变种病毒得符合三大定义

史密斯教授指出,须关切变种得符合三大定义,第一是病毒的基因是否出现任何变化,第二是它们行为如何改变,包括如何更容易传播,第三则是是否造成大规模的社区感染。“大规模疫情暴发会产生更多变种毒株。病毒每一次从一人传染到另一个人时都有机会变种,因此感染人数越多,变种的种类也增加。”

过去16个月,不同变种病毒都曾让国际社会拉响警报,但不是所有变种导致严重后果。国家公共卫生实验室主任林择彬副教授举例,起初人们也以为DG的传染性很高,但它最后得以传播开来,主要是人为政策的疏失,而非病毒本身的“功劳”。

他说:“B2已成为主要流行病毒株,一些只有轻、中度症状的病人,体内病毒数量很高,所以我们担心这个病毒株会更容易和更快地传播,但什么程度还是未知。不过,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它比其他毒株更会引发重症。”

B1变种病毒规模太大,已形成名为“GRY”的病毒支系,林择彬形容这个支系俨然已是一个新的“王朝”。

接种疫苗仍是阻止病毒传播最佳方法

既然病毒的变种是自然现象,要避免病毒失控地变种,只能阻止病毒传播,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

目前有几个变种影响病毒的刺突蛋白质,疫苗的效用就是产生抗体来中和这些蛋白质。

林择彬副教授也提醒公众:“病毒是否能轻易传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类行为和社交,这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能够控制的。我们也能通过提供良好的医疗照顾,为病患提供更好的治疗。”

驳斥社媒有关mRNA疫苗不实信息

专家团:辉瑞莫德纳对变种毒株仍有效

冠病疫苗专家团昨晚发表声明说,采用灭活技术的冠病疫苗保护作用不一。目前也没有证据显示,灭活疫苗对须关切变种毒株的效能比mRNA疫苗还要高。

针对近日社交媒体上流传有关信使核糖核酸(mRNA)冠病疫苗的不实信息,指mRNA疫苗对“须关切变种”毒株无效,冠病疫苗专家团回应时重申,辉瑞和莫德纳mRNA疫苗仍然安全且高度有效,并且继续对变种毒株发挥保护作用。

冠病疫苗专家团昨晚发表声明说,采用灭活技术的冠病疫苗保护作用不一。目前也没有证据显示,灭活疫苗对须关切变种毒株的效能比mRNA疫苗还要高。

声明强调,根据可靠的科学证据以及专家团对疫苗数据的持续审核,由我国卫生科学局依据流行病特别采用程序(PandemicSpecialAccessRoute,简称PSAR)批准的mRNA疫苗仍然安全且高度有效,专家团也极力推荐符合健康条件者接种这些疫苗。

专家团指出,辉瑞和莫德纳疫苗效能一直保持在九成左右,尤其是在避免重症和住院方面。这在关键的第三阶段疫苗临床试验,以及美国、英国和以色列的实际接种数据中都已清楚表明。对于在这些国家传播的阿尔法(Alpha,原称B)和贝塔(Beta,原称B)毒株,辉瑞和莫德纳疫苗仍能发挥保护作用。至于最先在印度发现的德尔塔(Delta,原称B2)毒株,也有数据显示mRNA疫苗能持续发挥效用。英国一项研究显示,接种两剂辉瑞疫苗对于避免有症状冠病,可发挥约88%保护作用。

卫生科学局仍在等待科兴提交符合标准安全数据

专家团重申,没有任何疫苗能提供百分之百的保护,新变种毒株有可能突破疫苗防线造成感染。染上德尔塔毒株的本土病例出现轻微症状或无症状,并不代表疫苗缺乏保护作用。

至于使用灭活技术的科兴疫苗,在新加坡尚未获得批准,我国卫生科学局仍在等待科兴提交符合PSAR审批标准的安全数据。

专家团说,根据多项国际研究,科兴疫苗提供的保护作用不一。目前最完整的分析显示,科兴疫苗的效能为51%,但对于德尔塔这类较新毒株的实际保护作用仍是未知数。

此外,科兴疫苗日前获世界卫生组织批准供18岁及以上者使用,18岁以下孩童和青少年目前不能选择接种科兴疫苗。

专家团也提醒专业医疗人员,不应散播未经证实和不科学的信息。“公众有权要求专业医疗人员根据事实提供建议,而不是未经证实的断言。”

早前有12名医生向家长发出公开信,要求让儿童接种灭活疫苗,而非mRNA疫苗,其中11名医生已撤回声明。在年代带领新加坡进行B型肝炎疫苗接种工作的肿瘤学专科医生温崇仁,日前则声称科兴疫苗可有效对抗肆虐印度的变种毒株,辉瑞和莫德纳疫苗却做不到,“现在已没用了”。

国家传染病中心传染病研究培训与教育部主任赖建文副教授昨天在面簿发文驳斥这些“令他失眠”的不实信息,并呼吁公众提防伪科学和反疫苗组织的言论。

针对有医生推荐采用治疗寄生虫感染的伊维菌素(ivermectin)防治冠病,赖建文说,伊维菌素尚未证实对冠病有效。在已发表的临床试验结果中,只有少数是妥当进行的。

他也提醒,虽然中国的科兴和国药疫苗的灭活技术使用已久,但并非无害,公众仍须留意接种后的副作用。“新加坡与中国关系牢固,没理由不批准科兴疫苗,但批准疫苗还是需要足够数据才能进行评估。”

八名确诊病患住同座组屋榜鹅苏芒径第A座居民须强制检测

根据卫生部提供的病例号,住在这座组屋的一户家庭,最早确诊的是一名28岁的家庭主妇,她于5月20日确诊。女子的两名家庭成员之后也确诊,包括一名1岁男童及一名29岁男子。

卫生部发现八名早前确诊的冠病病患都住榜鹅一带一座组屋,位于苏芒径的第A座组屋居民今明两天须接受强制冠病检测,以防止病毒在社区传播。

根据卫生部文告,八名确诊者住在该座组屋三个不同单位,当中有四人是樟宜机场第三搭客大厦感染群的确诊者,另三人早前也已确诊,同属一个家庭感染群。

前天确诊的巴耶利峇美以美女校(中学)13岁女学生也住这座组屋。她是前天唯一的无关联社区病例。

苏芒径(SumangWalk)第A座组屋的居民已陆续收到通知。他们今明两天上午9时至下午4时,必须到附近第座亭子进行免费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CR)。

卫生部仍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找出所有确诊病患的关联,以及病毒传播源头。

根据卫生部提供的病例号,住在这座组屋的一户家庭,最早确诊的是一名28岁的家庭主妇,她于5月20日确诊。女子的两名家庭成员之后也确诊,包括一名1岁男童及一名29岁男子。

被归类在机场感染群的这座组屋另一家庭则共有四人确诊,他们分别在上月17日与20日确诊。

该区议员、卫生部兼通讯及新闻部高级政务部长普杰立医生昨晚在面簿上说,附近组屋居民无须接受检测,除非他们曾于上月10日至本月5日到过苏芒径第A座组屋。

白沙—榜鹅市镇理事会已彻底清洗这一带的组屋,也已完成消毒工作。

另一方面,当局在后港8道第座组屋展开的检测行动中,截至昨天中午没有人确诊。卫生部指出,该座组屋及附近七座组屋商店职员共人都已完成强制冠病检测。

第座组屋的访客,以及附近七座组屋的居民和访客共有人自愿前去检测,人检测结果呈阴性,尚有个检测结果未出炉。

超过20万学生预约3万人已接种首剂疫苗

小学六年级至中学三年级学生对接种冠病疫苗的意愿相当高,这批学生上周五开始收到邀请接种疫苗的短信,约七成已预约接种。

教育部发言人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教育部从本月1日起已向超过25万名年满12岁的小学生、中学和初级学院及高中生,以及理工学院学生发出邀请短信。截至昨天傍晚6时,超过20万人,即接近八成受邀接种的学生已预约;其中3万人已接种第一剂疫苗。

教育部早前宣布,全国学生接种疫苗计划会陆续向超过40万名全国学校及大专学府学生发出邀请预约接种短信。

教育部长陈振声昨天走访设在工艺教育中区学院、首日启用的教育部疫苗接种中心,他在随后发布的面簿贴文中也透露学生接种计划的最新数据。

约5万名最先收到邀请的O水准、N水准及A水准会考应届考生中,近九成已预约接种疫苗,其中半数已接种第一剂。

其次接到邀请短信的理工学院和初级学院一年级学生中,五分之四已预约。至于年满12岁的小六生,以及中一至中三学生,则是上周五开始收到邀请短信,每七人当中已有五人(约71%)预约接种。

对于O、N及A水准会考生及年纪较小的学生可优先接种的措施,新加坡人普遍予以理解,陈振声对此表示感激。教育部今天起会向六所公立大学的学生发出邀请短信。

陈振声对学生踊跃预约接种疫苗表示鼓舞,他强调教育部会继续联系需要支援的学生和家庭,协助还未注册的学生尽早接种疫苗。

工艺教育中区学院接种中心是教育部特设的四个疫苗接种中心之一,昨天启用首日,约名学生依约到该中心接种。其余三个中心设在工艺教育东区和西区学院,以及来福士城会展中心,下来几天会陆续投入运作。

由于三所工教院都设接种中心,工艺教育局会直接通知工教院学生有关在校内接种的安排。教育部发言人受询时说,符合条件接种的工教院学生将从6月14日开始接种冠病疫苗。

本地学前教育中心新防疫措施

学生与职员若家人曾接触患者被隔离须请缺席假

从今天起,本地学前教育中心进一步收紧防疫措施,所有可能接触冠病病毒的学前中心学生和职员,例如他们的家庭成员因与确诊病患有过密切接触而须隔离,都得拿缺席假。

幼儿培育署于上周五(4日)通知说,进入高警戒解封第二阶段,若有家人在等待前往政府隔离设施,或是在隔离期间等待冠病检测结果,学前中心的学生和职员都须履行缺席假(leaveofabsence)。

幼培署表示,当学前中心学生和职员的家人到达政府隔离设施,并在开始隔离时接受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CR)且呈阴性后,学生和职员才能复课。

目前,只有在家庭成员在家隔离或履行居家通知的情况下,学前中心学生和职员才须拿缺席假。

在受影响的家庭成员完成隔离或居家通知后,学生和职员才能重返校园。

在最新通知中,幼培署也建议学前中心可调派受影响的职员期间负责后勤行政工作,避免与其他职员或学生接触。

若学生接隔离令感不适全班同学都须拿缺席假

此外,如果有近期到过学前中心的学生接到隔离令,并在隔离前或在开始隔离后不久出现身体不适,全班同学都须拿缺席假。

幼培署强烈建议,即便学生隔离期间状况良好,同班同学的家长还是尽可能让孩子留在家中。一旦被隔离的学生或职员在开始隔离时的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呈阴性,全班可以恢复上课。

若学生有家人须接受冠病检测,也最好让学生在家人检测结果呈现阴性前不要上课。

幼培署署长洪钡芩在通知中表示,这些措施会给家长带来不便,但希望他们能理解。

她说:“由于学前班的空间比较拥挤,且孩子或职员相互间的密切接触时间较长,因此任何病毒传播对学前中心和家庭的影响都很大。”

遭疫情阻断新越相隔17月狮城男终亲手抱女儿

狮城男去年初将妻子送回越南养胎,没想到后来冠病疫情肆虐,两人一别就是17个月,还错过女儿的出生,一直到本月初才亲手抱到自己的“千金”!

狮城男去年初将妻子送回越南养胎,没想到后来冠病疫情肆虐,两人一别就是17个月,还错过女儿的出生,一直到本月初才终于亲手抱到自己的“千金”!

这名男子是38岁的潘少,他和31岁的越南籍妻子,因为疫情的关系,从去年1月起分隔两地长达17个月,一直到本月初才在新加坡团圆。

该男子自述,自己和妻子是在七年前通过朋友介绍认识,“她当时是和朋友来新加坡参加婚礼,我们两个人过后坠入爱河,我不时也会飞过去越南探望她。”

认识两年后,两人在年底共结连理,妻子也在年2月生下儿子,一家人幸福美满。

潘少说:“妻子过后怀上第二胎,并且是个女儿,凑成一个好字让我们很兴奋!不过,去年初冠病疫情爆发后,越南的疫情相对稳定,我便让妻子先回越南好好养胎。”

没想到这一别,见面竟然“遥遥无期”。由于疫情在全球加剧,“越南在去年三月份进入‘封锁’,妻子没有办法过来,而且她当时也要生了。”

潘少和妻子每天只能通过视频隔空见面,连妻子在去年四月生下女儿时,他也只能隔着屏幕呼唤女儿。

由于疫情反复,潘少经过几番波折,上个月才成功将妻子申请过来,“妻子和儿女三人最终在5月12日抵达,需要隔离21天。”

上周三(6月2日),妻儿三人结束了21天的隔离期,一家人终于团圆。“这是我17个月来第一次拥抱妻儿,也是第一次抱到我的女儿。”

潘少眼角含泪说,抱着女儿时又开心又心酸,“女儿当时一直哭,相信是怕生,我的心情非常复杂。”

潘少表示下来将好好陪伴妻子和孩子,让他们好好地生活。

无法与妻儿团聚曾患轻微抑郁症

曾因无法与妻儿团聚感到沮丧,男子一度患上轻微抑郁症,所幸目前已痊愈。

潘少坦言去年4月份发现自己情绪不稳定后,立刻求医诊治。“医生证实我患上轻微抑郁症,也让我服药助我康复。”

他表示,当时一家分隔两地,自己与妻儿每天只能够隔着手机屏幕说话,让自己越发沮丧。当时在开私召车的他也在车上贴告示,表明自己有轻微的抑郁症,希望乘客体谅。

“一名乘客看到告示后,给了我元小费,让我很感动。”

让人开心的是,潘少现在已痊愈,不需要服用任何药物,“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再错过和家人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都应该珍惜身边的人。”

开店卖甜品时刻陪家人

经历分离后发现家人最重要,男子现在在邻里开店售卖甜品,妻子和孩子则时刻在店中陪伴。

潘少坦言在年开始驾私召车,后来还身兼数职,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养家。

“不过,疫情让我想通了,在心态上有了转变,希望能够花多一点时间和妻儿在一起。”

因此,他今年2月在直落布兰雅找了一家店,准备卖肉骨茶,但后来改变主意转而售卖甜品。

“我的店名是‘甜甜的你’,是我对妻子的一个承诺,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妻子的感觉。”

医院男护士同住七岁男生确诊另有四起无关联社区病例

教育部文告指出,这名七岁菲律宾籍男生上一次到学校是在星期一,当时身体情况良好,之后便未再前往学校。杨厝港小学已对校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所有与该名确诊男生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和职员也已被隔离,并将接受冠病检测。

昨日新增的24起社区病例中,有一名是杨厝港小学的七岁男童,他是早医院手术室男护士的同屋住户。另有四起无关联社区病例,包括一名补习教师,一名家庭主妇和两名外籍女佣。

根据卫生部文告,这名七岁菲律宾籍男童是在星期一(10日)晚上开始出现咳嗽和喉咙痒的症状,隔天到诊所求医。由于他是11医院菲律宾籍男护士的同屋住户,因此在同一天被隔离,并在12日确诊。

教育部文告指出,他上一次到学校是在星期一,当时身体情况良好,之后便未再前往学校。杨厝港小学已对校舍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所有与该名确诊男童有过密切接触的学生和职员也已被隔离,并将接受冠病检测。

教育部说,由于冠病检测和获取检测结果需要一些时间进行,杨厝港小学将从今天至下星期二进行全面居家学习。学校接下来将通过线上方式为学生授课并提供支援,以确保他们的学习进度不受影响。教师也会与学生和家长保持定期联络。

另外,教育部也在另一份文告中通报早前确诊的一名维多利亚初级学院女生的相关情况。这名女生于本月8日通报确诊,维初因此在10日至14日改为居家学习。维初所有接受了卫生部要求的冠病检测的职员、学生和供应商,检测结果都呈阴性。所有接获隔离令者的拭子检测结果也呈阴性。维初将如期在下星期一(5月17日)恢复实体课堂。

四起无关联社区病例一人是补习中心教师

四起无关联社区病例方面,其中一人是在LearningPoint担任补习教师的50岁新加坡籍女子。她本月3日出现腹泻和头痛的症状,6日发烧,11日开始咳嗽。她11日到诊所求医并进行冠病检测,隔天确诊。

补习中心昨晚通知家长,指这名教师7日曾到世纪广场补习中心授课,并在8日到百汇中心授课,与其接触过的教师和学生都已隔离。两家补习中心已进行清洗和消毒,并将在接下来两周关闭,直到本月26日,期间两家中心的课程将通过网上进行。

另一名无关联社区病例是一名47岁的新加坡籍家庭主妇。她在5月7日出现发烧、喉咙痛和身体酸痛的症状,到了11日才前往综合诊疗所求医并进行冠病测试。她在隔天确诊,并初步确诊感染B变种毒株。

其余两起无关联社区病例是43岁缅甸籍女佣和51岁菲律宾籍女佣。缅甸女佣是在7日出现症状,10日前往诊所求诊,并于12日确诊。菲律宾女佣则是在8日出现症状并求诊,但病情在12日恶化。她在同一天复诊并于隔天确诊,她也初步确诊感染B变种毒株。

新增10起输入病例收紧对越南边境管控

本地昨天新增10起输入病例,包括从印度入境的一名新加坡公民和两名永久居民。客工宿舍已连续12天没有出现新病例。截至昨天中午,本地累计确诊病例6万起。目前仍有人留院治疗,其中三人在加护病房,情况危急。

由于越南冠病病例持续增加,新加坡收紧对来自越南旅客的边境管控。旅客入境前21天若到过越南,入境后须在居家通知指定设施履行21天的居家通知。

卫生部昨天发文告说,以上边境管控措施即日生效。目前在居家通知指定设施隔离的旅客,若在15日晚11时59分还未完成首14天的居家通知,最后七天的居家通知也须在目前的设施完成。旅客将接到须额外支付费用的通知。

旅客目前若是在自己选择的住所履行居家通知,则须在所在地完成指定的21天居家通知,减少移动,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所有履行21天居家通知的入境者都会在抵新时、居家通知的第14天以及在居家通知结束前,接受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冠病检测。

近期到过斐济的旅客,抵新后仍须完成21天居家通知,但可选择在住所履行最后七天的居家通知。

要了解更多有关新加坡工作的最新信息,每日更新海量新加坡工作好单,南洋在手,工作无忧!

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南洋国际总部忠良

拨打国际电话号码前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ongkangzx.com/ykfc/2962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