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圳市食药监局紧急核查,涉不良反应注射液
来源:深圳新闻网
昨日,记者从深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到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生脉注射液10例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聚集性报告,省局要求各地市局立即通知相关单位停止销售、使用该批药品,并监督相关企业回收该批药品。
据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监测到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生脉注射液(批号:)10例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聚集性报告,患者用药后的反应表现为寒战、发热、头晕、胸闷等。全部病例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无死亡病例。
接到省局通知,市食药监局对该批号药品在深圳市的流通使用情况进行了紧急核查。经查询深圳市医疗机构采购和药品流通平台,截至目前,深圳市并未购进吉林省集安益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的生脉注射液。经查询深圳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暂未收到该批号药品的不良反应报告。
二、广州市职工医保医院只报销45%
来源:南方都市报
从明年1月1日起,广州市职工医保将正式实施门诊统筹新政及门特新政,医院就医医院“转诊”,将成为医保门诊报销比例差别的依据,其报销待遇差距将达10%,而参保医院就诊,享受到的医保报销比例也将提高5%,达到80%。
此外,根据门特新政,乙肝的医保报销将从目前的“门慢”调整至“门特”管理,职工医保的医保支付额度将从目前的元/月提升至元/月,居民医保也由元/月提升至元/月。
昨天,广州市人社局、财政局以及卫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广州市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普通门诊医疗费用范围及标准的通知》以及《关于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门诊特定项目费用范围及标准的通知》,两项新政均从明年1月1日起实施。
根据门诊统筹新政的规定,参保职工的门诊选点依然维医院。医院门诊治疗,医保报销比例将从目前的75%提升到80%。经基层选定医疗机构转诊后30日内,在其他选定医疗机构和指定专科医疗机构(俗称“大医院”)就医的,报销比例将从目前的50%提升55%,如未经基层选定医疗医院就医,报销比例则降为45%。
三、默克计划75亿美元收购抗生素巨头立派制药
来源:中国证券报
据媒体报道,美国制药商默克(MRK)正在与抗生素巨头立派制药(CBST)谈判,计划以超过7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该交易最早可能在近期公布。5日,立派股价收盘于74.36亿美元,市值约为57亿美元。但盘后交易中股价飙升22%至91.25亿美元。截至5日收盘,立派股价在过去3年已上涨近一倍。
报道称,默克可能会支付33%的溢价、以每股美元的价格收购立派,使该笔交易的总价为75亿美元。
立派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主要生产用于对抗超级病菌的药物。今年10月,受抗生素达托霉素(Cubicin)强劲销售的推动,立派第三季度销售额同比增长16%。抗生素达托霉素是立派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年全球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去年7月,为进一步扩充资产,立派耗资16亿美元收购了另外2家抗生素制药商Optimer和Trius,意图增强在全球抗生素领域的地位。
四、江苏吴中募5亿押医药,抗癌药多年只听楼梯响
来源:理财周报
11月28日,江苏吴中公告拟定增募资5.14亿元加码医药产业链,几乎把所有的宝都押在了吴中医药集团的身上。
短短的两周时间,沪深股市又迎来了一轮大浮沉。在券商、银行、地产股热烈狂欢之时,医药类上市公司似乎都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上个月还在领涨的排行榜里得意洋洋的不少医药股瞬间销声匿迹。
当然,他们不会真的坐等年末的钟声,而是安静的布置战棋。通过定增募得5.14亿元的江苏吴中,则几乎把所有的宝都押在了吴中医药集团的身上。
这只A股市场跨界经营的妖股在今年6月之后就表现强势,但背后看好它的机构寥寥。
五、金城股份重组变局:百花医药业绩存疑
来源:新京报
一个多月前,金城股份发布公告,拟以17亿元的总对价将贵州百花医药“揽入怀中”。
让人始料未及,《重组方案》披露不久后,金城股份即因“存在没有公开披露的重大事项”连续停牌,引发外界猜测不已。
风险可能源自百花医药的质量。新京报记者获悉,这家因虚假广告宣传屡被药监部门点名和封杀的企业,近年来接连陷入民间借贷纠纷。最近,它还与此前投资该公司的PE对簿公堂。
更让人难以参透的是百花医药的业绩真实性。根据其披露的前五大客户名单,新京报记者逐一咨询,却被大部分客户告知,极少或刚开始经销百花医药的产品。
与此同时,与重组协议所宣称的完全不同,其子公司所投资的某“市场前景良好”的项目,则因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原因,陷入停工。
近日,有百花医药的内部人士称,此次重组或存在终止风险。
六、国医院开业筹办12年之久
来源:京华时报
昨天,筹办12年之久、被称为“医院航母”医院正式开业。这座紧邻医院是国内医院。院方表示,北大系6医院将派骨干医生在此出诊,该院还将在半年内接入医保。
医院总投资45亿元,由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共同出资,双方持股比例分别为30%和70%,是全国首家民营资本控股的医院。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院是仿照首都机场T3航站楼候机大厅设计的弧形建筑群,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拥有张病床、46间手术室和张重症监护床位,是亚洲最大的单体医疗建筑。投入运行后,将成为北京大学医、教、研基地和北京西北部区域医疗中心,一期将开设张病床。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在顶楼平台设置了停机坪,低空应急医疗救援服务已于昨天投入使用,经直升机转运来的急救病人可通过升降梯到达手术室。
据了解,目前医院尚未接入医保。院方表示,医院开业后上报运营数据才能批下来,大约还需要3至6个月时间。这期间,医生会根据病人的保险状况有选择性地为病人提供诊疗服务。
七、正大天晴再陷“行贿门”,医院纪委已介入调查
来源:中国经济网
继去年9月被曝出涉嫌商业贿赂、邀请医生海外游的丑闻之后,近日,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大天晴”)又被曝光涉嫌向医生行贿。
12月5日晚,新华社报道称,最近网曝一份《医院里的秘密——你能看得懂么?》的帖子受到业内广泛 目前金华、宁波、医院和当地卫生局均已开始了核查工作,医院纪委也已介入调查,各地医院进行自查。《经济参考报》记者联系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采访,但截至发稿时,电话一直未能打通。
八、医院将联合50医院联盟
来源:四川日报
12月7日,记者从在攀枝花举行的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获悉,四川大学医院将在一年内联合省内50医院组建医院联盟。今后,医院将为合作医院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双向转诊、临床创新等方面的支持。
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将为攀枝花的疑难危重病人提供远程会诊,为经远程会诊后需要转诊的病例提供绿色通道进行对接。12月6日,四川大学医院与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签订《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医院每年派5-10名管理人员到医院学习,医院对攀枝花建设区域医疗中心给予全面帮扶,重点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提高科研水平等方面。
九、葛兰素史克COPD药物销量下降美国研发部门成GSK新减员重点
来源:丁香园
近日,我们知道葛兰素史克在RTP将裁掉大约个职员,随之,美国研发部门成为GSK最新一轮减员重点。葛兰素史克做出裁员决定是迫不得已,因为其最畅销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治疗药物舒利迭(沙美特罗和氟替卡松)开始受到竞争影响,这款药物去年的销售额为85亿美元,但其于年及年的销售额预计会急剧下降。
美国研发部门成为GSK最新一轮减员重点,在北卡罗来纳州政府备案的文件表明,葛兰素史克在RTP将裁掉大约个职员,因为该公司董事长于其第三季度结果声明中承诺要节约年度成本10亿欧元(16亿美元)。
这将代表葛兰素史克在RTP雇佣名员工中20%的人员,据当地新闻报道称,该新闻还表明一些员工将在葛兰素史克位于费城的其它主要美国研究场所获得机会。
还有传言称合同研究组织(CRO)Parexel可能会获得葛兰素史克工作人员的一些合同。葛兰素史克与Parexel已报道签订了一份意向书,在Parexel的RTP建立一个供葛兰素史克使用的部门,该部门将雇佣人。
十、拜耳预测其研发销售将大增,未来计划5亿扩建工厂
来源:cphi
12月2日拜耳宣布将以研究为核心的承诺,总裁Dekkers博士预测研发销售比将在未来几年增长。
创新年会在拜耳的主场勒沃库森召开,Dekkers在会议上就拜耳的前景进行了发言,他表示,拜耳在年投入了32亿欧元的研发预算,分为两块,用于生命科学的拜耳医药保健(70%)和作物科学部门(30%)。
到年,又有5个新的化合物加入3期临床的队伍,据拜耳公司称,包括心脏病和血液学领域的3个药物:治疗贫血的molidustat;治疗心脏衰竭的finerenone和vericiguat。
另外两种公司宣称将进入3期临床的药物是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opanlisib;治疗有症状的子宫肌瘤和正在形成中的子宫肿瘤的vilaprisa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