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6时,永康一中体艺馆灯光明亮,巨幅标语震撼夺目,气氛热烈,永康一中金鼎讲坛(第三十六讲)正在举办科技创新专题讲座。高一年级全体师生以及家长代表近八百人聆听了讲座。高二(16)班李紫涵同学主持本次讲座。
本期主讲人是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杨友东,他是国内知名科技创新发明的专家,获得过发明专利20多项,出版专著4部,曾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国家挑战杯、全国机械设计竞赛、全国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大赛等,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近十年来,长期担任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委。
永康一中校长方雄伟在致辞中热烈欢迎杨友东教授光临永康一中指导创新教育,主讲科技创新专题;感谢不辞辛劳前来听讲的各位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鼎力支持!勇立创新潮头,矢志追求卓越,是新时代进步的要求,更是每一位永康一中人的追求!他说,永康一中的创新教育一直受到上级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年成功举办了“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全国优秀科技教育创新学校”殊荣。学校已建立了“中科院龙芯研究中心.永康一中创新教育基地”、“浙江大学.永康一中信息学竞赛训练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国防生源基地”,建成省级“五金文化研究与创新实验室”,并配备了一批优秀的科技辅导员教师队伍。
杨友东博士以“创新源自生活——创新和选题”为主题,开篇从生活中最常用的曾“一百年没有变化的卷尺”到形态千变功能万端说起,很自然地引出“大众创新”题旨;从“怎样才能刷好牙”这最普通不过的每日必修课所引发的奇思妙想、层出不穷的创新发明过程,指导同学们试着用“活动图法”,拓展去分析同样是最寻常的活动:“做饭”、“打扫教室卫生”、“写作业”、“喂鱼”、“洗车”……也能找到很多创新发明的灵感。杨教授在讲座中与大家分享了经典而又趣味无穷的发明创新故事,反复强调创新一定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敢于尝试,从自身生活中寻找创新诱因与动力。他还提醒同学们多从永康家乡的特色优势选择创新研究资源。他联系自身成长经历,勉励有志参与科技创新发明的同学,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为了承受科学的理想、责任和未来,是为了接受科学思想、方法和成果,是为了享受科学的美好、神奇和趣味。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面对和蔼可亲、博学多才的杨老师表现得异常活跃,提问一个接着一个,大胆尖锐,内容刁钻、前卫,如:“我国超级计算机水平究竟如何”、“我们天天都在校园,听课、作业、考试就是一切,怎么有时间搞创新发明”、“你如何看待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奖中的弊端”、“依靠父母或专家帮助制作的作品而获奖是弄虚作假吗”等等,杨教授对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表示赞许,同时又入情入理、科学精辟地回答了所有问题。
永康一中副校长吴文广发表了感言:听了这堂报告获益匪浅,深受启发,打开了创新思维的大门,创新就在日常生活里,就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创新需要知识的积淀和支撑,文化课学习是夯实基础。既要有创新的双眼,也要有创新的大脑,更要有创新的双手。而且,创新,对同学们来说还有很现实的功用,在省级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也是同学们进入著名高校学习的强大推力!
SweetMemories
最后,方雄伟校长向杨友东教授颁发了金鼎讲坛“特邀讲师”证书。
颁发证书
图文来源:永康一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